7月2日上午,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专题课程在云端举办,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由小川作“人工智能算法原理与实践应用”主题报告。

直播公告
来自云南红塔、黑龙江泰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湖北秭归、江西安远等全国14个省、自治区32个县区5千余人在云端参加直播学习。课程通过雨课堂和卫星两个技术平台同步直播。清华教育扶贫办公室胡新庐主持活动。

由小川授课
在讲座中,由小川从人工智能的新革命、深度学习与人机大战、行业应用实例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大家带来一场人工智能的知识盛宴。随着人工智能成为国家战略,以及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社会建设的新机遇,智能技术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由小川从机器学习算法、物理建模到数学建模的特征提取、围棋到一般决策过程等三个方面,说明深度学习与人机大战的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典型区别、最终效用,并在具体案例中进行了分析。同时,从数据中心能效管理、新能源发电量预测等方面向学员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实例。
在之后的弹幕互动环节,学员们就机器学习与算法的关系、人工智能与时代的发展等问题与由老师充分交流,由老师一一作了悉心解答。学员们对由老师的精彩讲座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并期待下次乡村振兴、乡村人才队伍振兴系列讲座的举办。

河南、黑龙江、贵州、江西、湖北等多个省自治区教学站组织学习
本次直播由继教学院教育扶贫办、在线办和运营办(卫星技术团队)三部门协同组织实施。针对目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部分地方还难以集中组织学习的现状,三部门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组织和技术优势,采用雨课堂和卫星面向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同步直播,较好地满足了地方不同方式的学习需求。

开课前的调试准备

全程技术保障
乡村振兴远程直播课自2019年6月启动以来,共计已播出16次专题课程。受疫情影响,经统筹考虑,继教学院决定把面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学站的定期直播纳入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振兴系列专题课程,通过卫星和雨课堂同步直播,部分课程将通过雨课堂面向社会开放,为乡村人才振兴贡献清华力量。
供稿:教育扶贫办公室
供图:赵鹏、清华大学乡村振兴教学站
编辑、排版:胡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