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雨课堂 共学迎校庆——汪玉主讲清华校友学习日第14讲:时代机遇中的电子信息学科发展

4月25日下午,正值清华109周年“云校庆”之际,“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学习日活动第14讲在“荷塘雨课堂”开讲。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汪玉应邀为校友们带来“时代机遇中的电子信息学科发展”的主题报告。来自全国及海外近700名校友参与在线学习。

a1.jpg

现场活动准备

自2月29日校友学习日首次登上“雨课堂”直播平台,这种打破空间限制,在同一时间、同上一堂课的线上学习和互动方式受到校友们的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上,校友总会与继续教育学院不断优化直播方案,通过“荷塘雨课堂”实现线上认证报名,通过升级设备打造专业呈现,通过“清华终身学习教室”提升直播环境,通过“学堂在线”推流升级直播体验。

a2.jpg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系主任,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院长汪玉

汪玉从16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讲起。世界发生的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格局。科技实力不仅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时代在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聚焦到电子信息领域,在现代社会的通信、交通、医疗、生产、办公、国防等领域中,电子信息技术覆盖了感知、计算与传输;做到了算法、芯片与系统的“软硬”结合;同时与医、工、文、理等方向的多个细分学科也在不断交叉融合,创造出许多热点发展方向。汪玉着重从生命、城市和太空视角介绍了清华电子人目前正在研究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在生命科学中,用于污染物检测的光谱仪,用于癌细胞检测的超高速流式成像分析仪,用于抗体抗原检测的恒温扩增芯片,用于智慧医疗的医疗机器人,用于脑神经领域的脑机接口;在城市建设中,用于照明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参与战“疫”的无人系统,用于自动驾驶的车联网,用于城市治理、交通、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用于5G通信的天线技术,用于物联网的高能效智能芯片和可重构智能芯片等;在太空领域中,助力北斗导航的高性能导航信号和三频多系统测量型接收机,支撑空天互联网的各项技术,探索太空的深空通信,用于国家安全的雷达系统等。

汪玉介绍了电子系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他详细阐述了以电子系、电子院和校友会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统筹规划,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平台、流程及案例。他希望增强产业、资本与科研间的互动,拉近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紧密联系,传递电子系对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视和对外广泛合作的意愿,最终通过成果转化回馈母校。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校友参与到电子信息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中,把握时代机遇、共同合作,一起促进清华电子信息学科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互动环节,校友们通过“雨课堂投稿”方式,就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应用领域、技术壁垒、产业趋势等问题向汪老师提问,汪老师一一细致作答,问答环节持续半小时之久。

a3.jpg

在线课堂截图

课后,汪玉表示非常高兴参与本次校友学习日活动,也很荣幸能够在清华109周年校庆期间为700多位校友介绍电子信息学科发展。他认为清华校友终身学习支持计划是一个很好的联系校友的纽带,让更多的校友了解学校学科发展,促进校友与学校间沟通交流。同时,他还建议针对校友推出线下专题班次,促进行业校友间更深入的交流。

a4.jpg

a5.jpg

a6.jpg

校友在线学习

校友总会秘书长唐杰、副秘书长杨柳参加线上学习,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参加直播现场学习。清华2012届社科学院校友、继续教育学院教育培训中心项目主任黄蕾主持本次活动;学院在线教育办公室全程进行直播保障。

a7.jpg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为汪玉颁发讲座纪念牌

“清华校友学习日”系列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教育基金会、继续教育学院、校长办公室、终身教育处共同组织并协作实施。2018年11月25日开启学习日活动首次讲座,此后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将根据校友们的学习需求开展“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为学习日活动第14讲。“清华校友学习日”将持续整合优质资源,为校友提供职业发展与学业需求的支持和服务,构建一个互帮互助、终身学习的校友交流空间和氛围,期待更多校友关注和参与。

a8.jpg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震、主讲老师汪玉与工作团队合影


供稿:合作发展办公室

撰稿:郭晓旭

拍摄:郭宏涛  韩旭

排版:唐兴华

编辑、审核:胡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