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20日,2019清华伟新教育扶贫小学校长培训班在清华大学举办。继续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文雪参加开学典礼并致辞。来自全国33个县区的74名小学校长参加了此次面授培训。同时,全国8个县区的367位小学校长通过远程直播方式收看了此次培训课程。
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点,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灵魂,其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加强小学校长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随着脱贫攻坚的完成,我们即将摆脱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仍然存在,教育不均衡现象依然严峻。目前,乡村地区学校管理理念陈旧,小规模学校数量多,教育质量薄弱,专业师资短缺,教师职业倦怠严重,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瓶颈。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习空间设计应顺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曹培杰主任与大家分享了学习空间再造绝不是简单的建筑空间再造,而能直接体现出学校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学习空间再造,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双重变革。开放的、人性化的学习空间才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灵活的教室布局,可移动变换的桌椅设施,重组和扩展公共空间,促进学习区、休息区和活动区之间的相互转化。
原点乡村教育研究院创始人王丽伟老师在小规模学校建设的环境与生活部分,提出“师生共创具有本土特色的校园/教室环境”。提及四川广元范家小学的七彩教室,每间教室都有自己的主题色,每个教室都承载了教学、阅读、交流展示等多种功能。
来自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小学的林艳玲校长在介绍草桥小学的U型教室时,讲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室设计,便于学生形成以倾听和对话为重点的协同学习。让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去,以平等和尊重为前提关注每一位学生,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王丽伟老师提出可以利用小规模学校需要在学校用餐、寄宿等实际,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让学生参与到用餐服务,宿舍管理等日常事务中。
现场教学环节中组织学员参观了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十一学校的一大特色是学生自主管理。无论是走班选课制,还是在校长接待日学生对学校管理提建议,无一不体现着学校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学生在不断参与学习中实现自我成长。
清华大学教育扶贫从2007年开始,在香港伟新基金的支持下,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项目。针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更是持续多年。聚焦欠发达地区校长关注的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既注重理论高度,同时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校长作特色课程、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分享。尤其在近两年,教育扶贫办公室在授课师资的挑选上更加贴合乡村实际,授课专家在薄弱校改进方面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清华大学教育扶贫将持续关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发展,围绕全人教育的育人目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传播清华育人理念,通过培训乡村教师推动乡村教育振兴。
(供稿:教育扶贫办公室,撰稿、图片:郭薇,编辑:王乃萱)